第778章 遏制航道
第778章 遏制航道
南楚“黑水台”资助秦国旧部行刺镇北王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大乾朝廷的怒火。
紫宸殿的肃杀之气尚未平息,一封来自南楚的国书,却如同挑衅的巴掌,狠狠扇在了大乾君臣的脸上。
国书以极其傲慢的语气送达。
南楚新君楚霸天在国书中,非但对“黑水台”资助刺客一事矢口否认,反诬大乾“栽赃陷害”、“蓄意挑衅”。
更令人发指的是,国书末尾竟公然宣称:“闻贵国世子遇刺受惊,深表遗憾,然此乃天意昭昭,望贵国谨守本分,莫要再行不义否则天威降临悔之晚矣!”
“放肆!”慕容嫣将国书狠狠摔在御案之上,清丽的脸上寒霜密布,凤眸中怒火燃烧,“南楚欺人太甚!”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赵武枯瘦的脸上刀疤狰狞,眼中凶光爆射,“南楚小丑跳梁自取灭亡!请陛下下旨臣愿为先锋踏平金陵!”
“赵尚书稍安勿躁。”户部尚书张衡面色凝重,“南楚此举意在激怒我国引我出兵彼时彼可以逸待劳或勾结他国趁虚而入不可不防。”
“张尚书所言有理。”新任吏部尚书陆文渊接口道,“然南楚如此猖狂若不施以雷霆何以彰显国威?何以震慑宵小?”
殿内群臣议论纷纷,主战主和,争执不下。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御阶之下,那个始终沉默的玄色身影上。
林臻缓缓起身,玄色蟠龙常服在殿内烛火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他神色平静无波,深邃的眼眸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御座之上。
“南楚所求无非一战。”林臻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穿透殿内的嘈杂,“其资助刺客行刺本王是实。其国书挑衅是实。其勾结外邦亦是实。”
他顿了顿,声音转冷:“然此时非决战之机。”
“夫君之意,”慕容嫣凤眸微凝。
“北疆初定秦国新附百废待兴。”林臻道,“南楚虽内斗然水军强盛据守长江天险若仓促决战胜负难料徒耗国力。”
“那难道就忍气吞声?”赵武不甘道。
“忍?”林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本王字典无此一字。”
他目光如电,扫视群臣:“南楚既敢伸手便剁了他的爪子!”
“其一,”林臻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着令江南水师提督即日起封锁长江入海口,凡悬挂南楚旗帜船只一律扣押,货物充公,人员收押,断其海上贸易命脉!”
“其二,”他继续道,“令荆州襄阳守将即日起陈兵江畔,操练水军演练登陆,每日擂鼓鸣炮示以兵威,令南楚沿江守军寝食难安!”
“其三,”林臻眼中寒光一闪,“着都察院绣衣卫即日起彻查境内所有南楚商行会馆,凡有通敌嫌疑者一律抄没家产,主犯斩立决,从犯流放三千里,将其在我大乾境内之暗桩眼线连根拔起!”
“其四,”他声音转沉,“传讯南疆苗王及西南诸部,许以重利,令其袭扰南楚后方粮道牵制其兵力!”
“其五,”林臻最后看向慕容嫣,“请陛下下旨斥责南楚背信弃义,资助刺客行刺亲王,挑衅天朝!责令其交出黑水台主谋及涉案人员赔偿损失白银五百万两,限期一月,逾期则视同宣战!”
“好!”慕容嫣凤眸一亮,拍案而起,“夫君此策甚善!步步紧逼层层施压既彰显天威又不贸然开启全面战端!着令各部即刻执行!”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领命,殿内肃杀之气更盛。
王府“栖凰苑”。
暖阁内,烛火摇曳。
玉华公主一身素白常服,静坐于书案前。
案上,摊开着一卷书,她却久久未曾翻动一页。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她脸上,那半张赤金火凤凰面具在烛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面具下,那只未被遮掩的左眸,清澈依旧,却如同冰封的湖面,沉寂无波。
西市刑场的血腥,秦国旧部的覆灭,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她的心头。
南楚的挑衅,大乾的雷霆反击,更是让她身处风暴中心,如履薄冰。
“公主”心腹侍女轻步走入,声音带着一丝惶恐,“外面传疯了,说王爷下令封锁长江,扣押南楚船只,陈兵江畔,要打仗了。”
玉华公主指尖微颤,依旧沉默。
“还有,”侍女声音更低,“听说都察院和绣衣卫正在满城抓人,好多和南楚有来往的商行都被抄了,人也被抓走了。”
玉华公主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火凤凰面具。
面具边缘,那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
“知道了。”她声音清冷,听不出丝毫波澜,“下去吧。”
侍女担忧地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躬身退下。
暖阁内重归寂静。
玉华公主的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
林臻的报复,迅猛而精准。封锁长江,断其贸易命脉;陈兵江畔,施加军事压力;清洗内奸,拔除南楚耳目;联络藩部,扰乱其后方;外交斥责,占据道义高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这不仅是报复,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威慑。
她深知,林臻此举,既是回应南楚的挑衅,也是在向她,向所有心怀异志之人,展示大乾的力量与决心。
秦国旧部的血,尚未冷却。
南楚的爪子,已被斩断。
在这铁血铸就的秩序面前,任何反抗,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丝极淡的苦涩,在她紧抿的唇边漾开。
复国?救公主?何其可笑。
蒙烈他们的血,不过是染红了林臻通往更高权柄的阶梯。
而她,这枚被当作棋子的“公主”,除了在这金丝牢笼中,戴着冰冷的面具,扮演好“平妃”的角色,还能如何?
她闭上那只未被遮掩的左眸,长长的睫毛在面具边缘投下一小片阴影。
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沉寂的死水,再无波澜。
她拿起案上的书卷,指尖拂过冰冷的纸张,开始阅读。
仿佛窗外那席卷帝国的风暴,与她毫无干系。
帝京的冬夜,寒风凛冽。
然而,这座古老的都城,却因一道道的命令,而彻底沸腾起来。
长江入海口,大乾江南水师的数十艘新式铁甲战舰,喷吐着滚滚黑烟,如同钢铁巨兽般,封锁了宽阔的江面。
粗大的铁链横亘江心,黑洞洞的炮口指向江面。
任何试图通过的南楚商船,都被强行拦截、扣押。
船主水手的哭喊哀求,在凛冽的江风中显得如此微弱。
货物被搬空,人员被押解上岸,投入临时搭建的囚营。
昔日繁忙的黄金水道,瞬间变成了一片死寂的禁区。
荆州、襄阳前线。
大乾的玄甲精锐沿着漫长的江岸线排开,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巨大的“焚天雷”被推上江畔高地,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南岸。
每日清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和“焚天雷”的试射轰鸣,如同滚滚惊雷,响彻云霄,震得对岸南楚守军心惊胆战,夜不能寐。
帝京城内,都察院与绣衣卫的缇骑四出,如狼似虎。
一座座与南楚有密切往来的商行、会馆被查封,大门贴上刺眼的封条。
掌柜、管事被如狼似虎的差役拖出,戴上枷锁,押入囚车。
一箱箱账册、货物被抄没运走。昔日繁华的街市,笼罩在一片肃杀与恐慌之中。
南楚在帝京经营多年的情报网络,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南疆密林深处,快马飞驰,将大乾的旨意和丰厚的赏格,送达苗王及西南诸部首领手中。
沉寂的山林,开始涌动起不安的暗流。
与此同时,大乾女帝慕容嫣措辞严厉、盖着鲜红玉玺的国书,也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达南楚都城金陵。
国书中,历数南楚“黑水台”资助刺客、行刺亲王、挑衅天朝的罪状,要求南楚限期交出主谋、赔偿损失,否则后果自负!
一道道命令,如同无形的铁链,从帝京紫宸殿发出,勒紧了南楚的咽喉。
一场没有硝烟,却比真刀真枪更为残酷的战争,已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