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

第1024章 国之重器,建造不易



第1024章 国之重器,建造不易

2离过年还有十多日,许元胜一直都在政务处忙碌,无它,每年冬季都要考虑严寒带来的麻烦。    

虽然因为战争暂时告一段落,粮食够用。    

但寒冷还是会要人命的,特别是依然居住于偏僻村落,交通不便的人。    

这一日还下着大雪来了。    

外面响起了雪渣被踩过,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响,就看到唐晏廷和万树森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人外面披着风衣,倒也保暖。    

“领袖,境内大部分人住户都已经落实到位了。”    

“但具体能否落实到位,还是要亲自去看的,不过眼下这大雪封路,怕是不易。”    

唐晏廷说道。    

“城内我不担心,像新扩建的六座大城,供暖已经到位。”    

“哪怕小城市,无烟煤也都运输到了车站。”    

“怕就怕一些偏僻的山村,大雪封路,他们若是没有早点备足取暖的材料,可就麻烦了。”    

许元胜说道。    

“城市化推进还是需要时间,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很多偏僻的地方连过去的官道都无法覆盖到。”    

“这个冬季,是会很难。”    

“不过领袖也不用担心,下雪之前已经反复用广播通告下去了,并责成各地政府,派人亲自摸排走访。”    

“若是他们反应迅速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比过去日子好多了,过去都能扛过去,今年想来也不难。”    

唐晏廷宽慰道。    

“纪律监察部已经部署到了县一级,哪怕过年,也有人值守,这是规矩。”    

“我想有他们在,当地政府不敢懈怠。”    

万树森补充了一句。    

“等明日雪停了,让空军起飞,携带一批物资去偏远地方进行投放。”许元胜看了一眼外面还在下着的鹅毛大雪,明日能否天晴,只能看运气了。    

唐晏廷和万树森皆是脸露凝重的点头。    

都是经历过国难的人,知道下面老百姓的不易,也知道虽然发展很快速,但大胜境内太大了,总有覆盖不到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一道身影快速的赶了过来。    

他满身白雪,顾不得打伞,明显是有紧急事情。    

“什么事?”许元胜主动问道。    

“报告领袖,熊国政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叶卡捷琳娜带领熊国新政府,重新夺回了熊国首都。”    

“原革命军被压缩在了靠近沿海的几个城市。”    

“叶卡捷琳娜发来电报,希望我们大胜海军助她一臂之力。”    

侯坤从怀里取出来电报。    

“现在中海区域,离熊国最近的是哪支队伍。”许元胜一边看电报,一边询问道。    

“是东南重镇海军第三游击军,驻扎在原犹大国附近港口,负责日常巡航,配备常备战船十五艘,满载火力,共计一百四十门火炮。”    

“常备兵力达两万人。”    

“还有一支距离偏远,在波斯靠南端一号港口。”    

“因为临近过年,只留下两支海军队伍,共计五万人,六十艘战船。”    

“另外陆军队伍,在巴鲁格勒城方面,还有十万兵马常驻。”    

侯坤禀告道。    

“陆军就不用动了。”    

“那是熊国内战,我们没必要徒增无味的牺牲。”    

“至于海军方面,调拨十艘战船负责一轮炮轰,帮叶卡捷琳娜轰破革命军的城门即可。”    

“不要过度牵涉其中。”    

许元胜沉吟道。    

“是!”侯坤点了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现在的他即是黑冰台的掌控者,也是领袖的一号秘书。    

“领袖,是希望熊国内战继续?”唐晏廷沉吟道。    

“熊国内战只要不停,西方就不会主动进入东方,能打代理人战争,他们是不想真的派军队进入东方的。”    

“对于我们大胜而言,也是如此。”    

“我们的空军,第二批战机的下线最快也要年后了。”    

“海军的航母,第一艘还处于建设当中,能不能形成战力还是两可。”    

“金象国方面粮食也要过完年后,才到收割季。”    

“虽说我们没有准备好,西方也没有准备好。”    

“但是。”    

“我相信大胜的发展是超过西方的,同样的时间,我们更占据优势。”    

“最起码粮草和军备完全落实到位,才是真正发动战争的时间。”    

许元胜沉吟道。    

“怕是叶卡捷琳娜方面,要心生不满了。”万树森沉吟道。    

“这个女人很聪明,已经懂得进退,只要大胜继续强大,她决然不敢再冒险和大胜为敌。”    

“她心里明白,她的位置,依靠大胜才能坐的牢稳。”    

许元胜反倒是一笑道。    

“领袖洞若观火。”唐晏廷呵呵一笑。    

“有时候真希望没有战争,就这样发展下去,后续三五年,十多年后,大胜另外一方景象,定然让人叹为观止。”万树森却陡生感慨。    

“那就要看西方,会不会承认大胜在东方的地位了。”    

“不过我觉得,他们早就在宣传大胜威胁论了。”    

许元胜呵呵一笑,对此他完全不抱希望,越发展,越是感觉和后世的国情差不多。    

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注定了他们把对外扩张当成最快捷的方式,先战争,后经济。    

隔日,天气果然放晴了,老天爷也给底层民众留下了生机。    

一架架战机把装航空炸弹的地方,换成了大量的煤炭和粮食,用特殊箱体固定,然后升空起飞。    

“若是早日能把直升飞机给研制出来,就省事多了。”    

“都加把劲。”    

“一年过去了,过完年后,离开战就又近了一年。”    

“真希望战争能晚上两年。”    

黄雷说道。    

“将军,虽然直升飞机没有研制出来,但是我们的侦察机研制出来了。”    

“不如早日量产,去摸一摸西方的底细?”    

马俊突然道。    

“如此会不会惊扰了西方,导致战争提前开启。”黄雷有所担心。    

“将军,我觉得依现在大胜的发展以及在东方的地位,最怕的应该是西方。”    

“当然我们可以把此项摸底计划,报上去,有最高领袖定夺。”    

马俊沉声道。    

“我记下了。”黄雷沉吟点头,说完他就直接转身上了指挥车,没有去政务处,反而去了靠近京城外的沿海区域。    

在那里也有一个军械所部署区域,对外叫造船厂。    

私下里叫航母建造基地。    

此地的防御和大胜空军飞机制造基地一般无二,被严密的进行了封锁,就连外围海域也常年有战船来回巡逻。    

为了更加隐蔽,建立了船坞,更用水泥构筑高大的围墙,连一截海域都好似圈禁其中了。    

此刻那里正建造一座庞大的战船,准确的说是航母。    

关于航母的形态,黄雷已经从许元胜那里拿到了简图。    

人走到这里后,就能听到电焊声一直响彻不停,哪怕快过年了,这里依然是热火朝天。    

“黄大人。”一个现场负责人急忙上前。    

“快过年了,记得每日双薪。”    

“另外告诉大家,航母下水之前,是不能回家的,忍一忍吧。”    

黄雷直言道。    

“请黄大人放心,早就通知下去了。”    

“大家被政府召集在这里,建造航母,都非常自豪,更迫切希望我们大胜这艘航母能够早日下水,并亮相于战争上。”    

“只是……。”    

那个现场负责人犹豫道。    

“说。”黄雷蹙眉道。    

“大家伙听说,军械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新的军备出世,建造的人都会留下名字,不知道这个……。”现场负责人指了指那巨大的航母,船体已经外围轮廓开始封盖,大概轮廓已经显现。    

“留名的军备,那是负责研发的队伍,而不是生产建造队伍。”    

“你们还真是心大。”    

“不过大胜航母第一艘,建造过程中充满了不可测的风险和难度,大家伙也辛苦了。”    

“到时候我会上报最高领袖。”    

“依领袖的仁慈,大概率会应允的。”    

黄雷笑着道。    

“多谢黄大人。”    

“相信大家伙听到后,一定很高兴的。”    

现场负责人连连激动道。    

“走,去看看。”    

“有什么困难的地方,需要支援吗?”    

黄雷说道。    

“我们现有的大型吊机,怕是不够用的,需要更大规格的吊机才行,因为一些配件是分区域制造的,后期的吊装需要更大的吊机才行。”    

“另外阻拦索方面,迟迟没有研制成功。”    

“让大家心里挺没底的。”    

……    

“再者内部的线路部署,武器仓的建设面积,还有排水仓,加压仓,动力仓,只靠大家伙手搓可不行,那技术含量太高了。”    

“需要更专业的人来一线负责,尽量做到机械化生产。”    

现场负责人一一把难题讲出来。    

黄雷一阵头大,这个家伙可比战船难度高太多了,这些负责建造的航母,都是从各大造船厂挑选的精英。    

更是连造船厂的一些工程师,那可是大胜对于有高超技术,突出贡献人的认证,有一个算一个,几乎把大胜所有造船方面的工程师都请来了。    

现在看来,不止是造船方面,就连飞机制造方面,动力研制方面,空间建设方面的……各个领域的工程师,都要一一请来了。    

这临近过年,请这么多人过来,可不易。    

“黄大人?”现场负责人低声道。    

“我知道了。”    

“稍等两日。”    

黄雷点了点头。    

“是!”现场负责人点了点头。    

“今天就先到这里,我带来了一些物资,到时候给大家伙发下去,都是各省造船厂的精英们,过年都不能回家,不要亏待了他们。”    

“除了不能饮酒之外,其他管够。”    

黄雷说完,就上了车离开了。    

“去政务处。”    

黄雷说道。    

很快就到了政务处,许元胜还在。    

“是航母方面的问题?”许元胜直言道。    

“领袖,怎么知道的?”黄雷苦笑道。    

“你可是很少愁眉苦脸的。”    

“能难着你的,也只有那个了。”    

“说吧,需要我做点什么?”    

许元胜长舒一口气,建设航母可不是寻常国家能做的,哪怕图纸流传出去,在东方能完成航母建设的,有一个算一个,也只有大胜的军工和工业发展水平,才能有机会。    

“我需要大量的工程师。”    

“各个行业的,最好现在就启程赶来。”    

黄雷直言道。    

“离过年没有几日了,但凡被认证为工程师,我记得最小年龄都快五十岁了吧。”    

“非要这个时间。”    

许元胜沉吟道,话是这么说,但也心里明白黄雷能这么说,应该是很急需。    

“领袖给的简图,只有外部,内部要重新设计,提前预留好位置。”    

“耽误一日,外部封盖船体,就有可能无限期的耽误下去。”    

“而且一旦一个区域出错,一旦发生连贯效应,就要推倒重来。”    

“这么大一个家伙,我现在看着就头疼。”    

“一个步骤出错,就是少则上百万元打水漂。”    

“我感觉这第一艘航母的建造。”    

“成本怕是要超出很多。”    

“到时候……。”    

黄雷满脸苦笑。    

“建造成本上,你不用担心。”    

“按照你的计划有序推进。”    

“大胜第一艘航母的成功,代表意义重大,将会为后续航母顺利成军,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放心去干吧。”    

“另外你要的工程师,政府会很快下达征召令,派遣火车专门去接。”    

许元胜宽慰道。    

“请领袖放心,我一定尽力。”黄雷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也意识到了政府国库虽有钱,却也不敢大肆往外出的原因了。    

就特么一艘航母的花费,快赶上他上千架战机了。    

“注意身体。”许元胜走过去,从架子上拿起一份人参,递过去。    

“领袖,我不用。”    

“您多注意身体,您比我操劳。”    

黄雷急忙推辞道。    

“给你,你就拿着。”    

“我累点没事,你可是关系着大胜军备能达到何等高度的关键人物。”    

“在大胜,你比我重要。”    

许元胜直接塞进了黄雷的手里。    

“领袖,您折煞我了。”    

“我心底清楚,大胜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拥有海陆空三军,配备九成九的军备,都是出自你的设想和安排。”    

“没有你,就没有大胜的今日。”    

“我可以向世人证明。”    

黄雷眼眸一热,当即昂起头沉声道。    

“这些名气,留给军械所的人吧。”    

“你觉得我还需要这些吗?”    

“行了,去吧。”    

“收起眼泪。”    

“我希望你的泪水,是在航母下海试航,因为激动和付出艰辛后的成功而喜悦落泪。”    

许元胜拍了拍黄雷的肩膀。    

“是,领袖。”    

“我,黄雷,必倾尽全力,让大胜第一艘航母在明年五月份之前,顺利完成试航。”    

黄雷满腔的坚定和决心,从肺腑里涌出来。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