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子回京
第156章 太子回京
喋喋不休说了一堆。
锦初愣是不搭茬。
最后,临嬷嬷语气有些着急了:“当年先皇后生产时,老奴衣不解带照顾了三天,深得皇后信任,将太子殿下交给了老奴,若是先皇后还在……”
砰!
茶盏重重放在桌子上,赫然打断了临嬷嬷的话。
临嬷嬷两肩不自觉一垮,讪讪的看向锦初:“老,老奴只是为了两个孩子未来着想,并没有其他意思。”
“嬷嬷若是惦记京城,可以收拾东西立马回去。”
“太,太子妃,老奴不是这个意思。”临嬷嬷慌了,抬起手对着脸不轻不重地抽了两下:“是老奴多嘴了,求太子妃开恩。”
锦初目光一抬,神色冰冷:“再有下次,嬷嬷就不必来见我了,退下吧。”
临嬷嬷悻悻离开。
看着对方远去,飞霜忍不住道:“临嬷嬷越来越不知分寸了。”
“奴婢倒是觉得临嬷嬷也未必想开口,只是背后的主子逼得急了,不得不来太子妃面前。”红栀道。
飞霜恍然大悟。
春去秋来,两个孩子转眼间已经跌跌撞撞会走路了,乐晏咧嘴笑,展开双手摇摇晃晃。
朝曦同样不稳,只是胆子比乐晏大些,竟敢渐渐松开手独自行走。
锦初每日看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嬉笑打闹,嘴角都不自觉跟着翘起来,等两个孩子走累了,叫人抱进来,喂些水,吃些松软的糕点。
倏然门外传来了哭声,此起彼伏。
不一会儿飞霜进来:“漼氏病逝了。”
拖了快一年病逝了,也算是熬出头了,锦初叹了口气,冲着乐晏笑了笑,嘴里吩咐:“这两日就别让两个孩子出门了,府内需要办丧事,多派几个人盯着点儿。”
飞霜应了。
这一年漼氏将侵占盛家的财产如数归还,锦初也没有再见漼氏一次,一座府邸,从不碰面,互不干扰。
“还有件事,京城来信说安郡王妃回京后没多久就病了,安郡王也病得不轻,怕是不行了。”
姬琛和肖逐月都不行了?
锦初讶然,皱起眉头:“消息可靠吗?”
“安郡王在清河就病了,好几个大夫来瞧过,身子亏虚得厉害,以后难有子嗣,但没有性命危险,回京后怎么反而还加重了呢?”飞霜也是费解。
姬琛阴险狡诈,说不定还在耍什么把戏,锦初下意识多留了个心眼,飞霜又道:“皇上下旨,来年要重新选秀充盈后宫,祁家两位旁支嫡女也在选秀名单上,林家,黎家,慕容家,还有展家旁支,秦家的三姑娘,一共二十六人。”
锦初眉眼闪动,几个月前北梁帝还派人送信,称身子不好,这会儿又要选秀了。
这可苦了选秀入宫的姑娘们,二八年华,后半辈子就要囚禁在后宫,实在可怜。
朝曦和乐晏三岁这年
姬承庭彻底收复了西关所有兵权,连带着从前的勇王府部下也被收为己用。
西关各个重要岗位全都换成了姬承庭的亲信,更改了防布图,巩固了城池,另还修建了一座兵器库。
太子亲信在西关扎了根。
这期间京城的书信一封接一封地送来,北梁帝称病,执意要太子回京。
姬承庭弯着腰将乐晏抱在怀中,三岁的乐晏古灵精怪的,将脑袋搭在了姬承庭怀中,咧着嘴:“父王,今日怎么有空陪乐晏?”
他笑:“京城来了消息,皇祖父病了,咱们要回京了。”
京城,乐晏和朝曦并不陌生。
身边的人总会提及。
锦初知道这次是拖延不过去了,必须要回去了,她道:“妾身会尽快收拾行李。”
“嗯!”姬承庭点点头,另只手牵起了锦初的手,轻轻用力:“当年欠了盛家的,还差最后一个交代。”
西关,是姬承庭耗费了三年多攻克下来。
当年云王府的亲信,姬承庭给了个很体面的死法,战死沙场,其中就有云王世子。
也因此,云王府功过相抵,一小部分旁支女眷得到了宽恕。
最后一个交代么……
锦初眼皮跳了跳,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回京之日已定。
三日后出发
锦初搂着两个孩子乘坐马车,一路上朝曦和乐晏有说有笑,叽叽喳喳像个百灵鸟一样,好奇地东瞅瞅西看看。
姬承庭偶尔会上马车陪陪两个孩子,极有耐心的说起京城风貌,详细的介绍起京城的里的主子们。
当姬承庭开口时,两个孩子停下了大闹,听得十分认真。
太子起程回京的消息被快马加鞭地送回了京城。
慈和宫内
林韵昭骤然欣喜:“果真回来了?”
“回贤侧妃,消息送来时殿下的马车已经起程了,估摸着,一个月之后就能抵达京城。”
这三年来林韵昭日夜都盼着姬承庭快些回来,写了不知多少封书信去,每次能得到的回应少之又少。
“太子能替皇帝收复西关和边境的兵权,是个能干的,此次回来,皇帝必有重赏。”
林太后意味深长地说,又叫人将宸哥儿抱来。
三岁的宸哥儿在乳母的带领下来到大殿前,小小年纪,恭恭敬敬地冲着林太后行礼:“曾祖母,母妃。”
林太后冲着宸哥儿招招手,宸哥儿乖巧上前,林太后道:“下个月你父王就要回来了,记住了,你父王是太子,你是你父王的长子,你要好好表现,替哀家争口气,让父王多喜欢你。”
这些话,宸哥儿每天都能听几遍。
宸哥儿点头。
“今日学了什么?”林太后语气温柔地问。
宸哥儿一一说来,林太后随即又考问了两句,宸哥儿也能对答如流,这让林太后非常骄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比你父王小时候还要聪慧三分。”
这话林韵昭听了也十分得意,甚至觉得当年拼搏一把,差点丢了半条命也是值得的。
“都是曾祖母教导的好,孙儿感激不尽。”宸哥儿有些老成地拱起双手冲着林太后鞠躬感谢。
林太后慈爱地摸了摸宸哥儿的肩:“你是个懂事的,不枉哀家疼你,哀家还记得你刚出生时,小小一团,养了三年……真是不易啊。”
宸哥儿听闻后两只手拽住了林太后的胳膊,小脑袋蹭了蹭:“曾祖母,孙儿一定不会忘了您的恩情。”
“你是哀家亲手养大的,哀家信得过,只怕有些人,没那个福气。”林太后冷了脸。
林韵昭知道林太后这是嫉妒三年前,林太后想要收养锦初腹中孩子被拒绝的事。
从宸哥儿会走路开始,林太后便亲自教导。
两岁后又请来了极有威望的先生专门教宸哥儿学识,有一次,林韵昭来探望宸哥儿,竟偶然发现宸哥儿私下在学帝王之术!
这三年来林韵昭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回孩子,只是每次有点苗头就被林太后给看穿了。
林太后要么罚她抄写经书,静静心,要么会禁足,时隔几个月都不许她看孩子一眼。
久而久之,林韵昭也只能强忍着思念,老实本分了许多。
儿子终归是自己的,血脉亲情谁也夺不走,等孩子大了,自然会亲近自己。
慢慢的,林韵昭就死心了,表现良好,林太后每十天就召她一次,每次都能和宸哥儿相处一下午,用晚膳时再离开。
“哀家亲自教养出来的,哪是一个商女能比较的?”林太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对比,她对着林韵昭说:“太子回京,必会对宸哥儿心怀愧疚,你要好好利用此事,让太子知晓宸哥儿如何优秀,有了对比,朝曦又算了什么?”
朝曦两个字就是林太后心里的一根刺,注定要拔出。
林韵昭点点头:“是,昭儿谨记。”
“三年了,见面三分情,你也要好好把握,尽快给宸哥儿再添个伴儿,宫中子嗣,从不嫌多。”
提到子嗣,林韵昭红了脸颊,为难道:“不是昭儿不肯,是当年伤了身子,就连太医都说能养下宸哥儿已是不易,西关神医死了,我……”
“世事无绝对,总要试试才知道。”林太后语气多了几分失望,也不勉强了。
毕竟这三年,太子妃也没再有孕。
接下来的日子,林韵昭来慈和宫更频繁了,林太后也不拦着,只是时不时会敲打几句。
林韵昭表现的都很乖巧,一点刺儿都没有,让林太后多了几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