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得放在我眼皮子底下
第418章 得放在我眼皮子底下
梦安然唇边挂着柔和的笑,迈步进去随手翻了翻桌上的文件,“过来视察一下工作。”
穆语琴了然地点点头,“您坐,正好有件事想跟您说。”
梦安然在办公椅上落座,穆语琴迅速整理了一下桌面,而后在客位坐下。
“我来找你也有两件事。”梦安然翘起二郎腿,红唇一直扬着淡淡地笑意,“你先说吧。”
穆语琴微微颔首,斟酌半秒后,开口道:“昨晚威尔特集团总部的董事长凯伦给我打过电话,想让我带着锐铭的芯片核心技术跳槽过去。”
梦安然笑容一收,扬起眉梢,“你同意了?”
穆语琴摇头,“没有,很抱歉没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转告给您。”
“没事。”梦安然摆摆手。
面对诱惑会纠结是正常的,她挺庆幸穆语琴主动把这件事告诉她。
她不问威尔特给穆语琴开了什么条件,反正穆语琴决定留下来就行。
“就这事?”她歪了歪头。
“嗯。”
“行。”梦安然扭头向侧后方的小李伸出手,小李立即将手里的文件递给她。
“这给你。”梦安然把文件夹摊开,推到穆语琴面前。
穆语琴带着疑惑,浏览了一下文件内容,瞳孔倏然扩张。
集团董事会决定授予她0.3%的限制性股票,五年归属期,每年解锁百分之二十。
当然,伴随着一系列业绩条件,包括集团利润增长、股价表现等,以及个人的战略目标达成。
总的而言,对穆语琴都是个好消息,她之前在外资商贸企业干了十二年,当了四年COO,都仅仅是个打工人,不曾得到过股票。
现在进了锐铭,只要工作五年,完成业绩,就能拿到0.3%的股票!
“鉴于你刚进公司任职不久,董事会商议过后决定用RSU激励的方式,让你定期获得一定量分红。”
梦安然指间转着签字笔,悠悠道:“以后等你在公司稳定下来,根据你的表现情况,我会再跟董事会股东商量股权奖励的事。”
“谢谢安董,我会倾尽所能为集团创收的。”穆语琴如今感觉天都亮了。
有种当了十几年牛马,终于熬出头的舒畅感。
“先别急着谢,对赌协议在后面,看清楚再签。”梦安然拔开签字笔,放在她面前。
穆语琴翻到下一页,仔细阅读对赌协议,基本上就是有关集团未来市值增长的目标要求。
她得达成要求,才能获得股票奖励。
看下来,她觉得自己有信心完成IPO,就签了字。
“行,还有件事。”梦安然合上文件夹,递给小李,同时接过对方手里的信封,放在穆语琴面前。
穆语琴不明所以地望着梦安然,“这是?”
“听说你儿子想去B国进修,我刚刚顺路去了趟华京大学找校长喝了杯茶。你儿子各科成绩不错,绩点也很高。”
梦安然指尖点了点信封,“这是B国最有名的金融学院传真回来的接收函,他们同意穆原入学做为期两年的交换生。”
穆语琴震惊,轻飘飘的信封捧在她手里沉甸甸的,方才的激励合约都不及这一封接收函更让她喜悦。
她眼眶湿润,万分感激地看着梦安然,“谢谢安董。”
“不客气,顺手的事。”梦安然温柔地笑着,“来了锐铭就是自己人,以后遇到困难可以跟我说,我人脉还是挺广的。”
事情聊完,梦安然离开了总裁办公室。
小李亦步亦趋跟在她身侧,不禁疑惑:“老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威尔特联系过穆语琴了?”
“不知道啊。”梦安然耸耸肩,“但也不妨碍我为她争取点福利待遇。她工作能力挺强的,能把她留在锐铭,对锐铭而言是件好事。”
小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老板向来喜欢为女性争取权益,集团上下所有女性员工都能在这里发挥各自所长,得到应有的回报。
像穆语琴这种能力强、生活艰难的单亲妈妈,老板乐意多费点心思也是情理之中。
“对了,”梦安然忽然停下脚步,吩咐道:“你去趟芯片研究所找梁所长,告诉他,我要把研究所搬回集团大楼里。”
“啊?”小李懵了一下,“这么突然吗?”
“对,顺便去找人把顶层重装一下,研发中心得放在我眼皮子底下。”
小李:“……好的,我这就去办。”
傍晚六点,华灯初上。
机场大道依旧堵得水泄不通,暖黄的路灯照着归家的旅人,却无端透出几分孤寂。
秦沐倚在商务车旁,跟梦安然喝着咖啡聊着天。
他的迈巴赫停在不远处,正在被几个背着背囊的年轻小伙围观。
很快,穿着光鲜亮丽的一男一女拖着行李箱走了出来。
明明中间只隔了半米距离,却犹如横亘了一道银河。
梦安然直起身,随手把咖啡交给司机拿着,迈步朝梦蓁迎了上去。
秦沐紧随其后。
一个带走了梦蓁,一个带走了萧寒。
坐上商务车后,梦蓁见到自家妹妹,憋了一路的泪水又不受控地掉落。
梦安然什么话都没说,什么也没问,递过去一包抽纸,安静地坐在旁边继续嘬着咖啡。
她不懂得安慰人,尤其是失恋的人。
再多的话都比不上哭一顿来得实际。
迈巴赫上,萧寒坐在副驾驶揉了揉已经掉成棕褐色的短发,烦闷地望着窗外叹了口气。
秦沐注意到他眼底的乌青,默默收回视线看向前方路况,语调随意地问:“没睡?”
“睡不着。”萧寒戳开冰咖啡嘬了一口,脑子清醒不少,“三更半夜吵醒你们,抱歉了。”
秦沐指尖在方向盘上无意识地敲了敲,“你不就是知道她不会生气,才给她打电话的吗?”
萧寒在梦安然心里的地位,绝对不亚于闺蜜柳枝。
能在凌晨三四点打电话吵醒对方的友谊,又何至于多说这一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