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污蔑宸贵妃清誉者,杀无赦
第1170章 污蔑宸贵妃清誉者,杀无赦
她就知道宸贵妃姐姐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
大公主紧紧攥着庄妃的衣角,煞白的小脸,还未完全恢复血色。
此刻,她忍不住吁出一口气,绷紧的小肩膀松懈下来。
昨天看到宸娘娘没死时,她心里就很疑惑。
宸娘娘为什么要骗人呢?
装成……装成死了的样子,让她那么难过,让这么多人担心得要命……
大公主仰头看看庄妃的侧脸,又望向前往被簇拥着的,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的沈知念。
只觉得宸娘娘变得越来越陌生,让她看不懂了……
可大公主知道,说谎骗人的不是好人。
宸娘娘真的变了……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四品文官鸂鶒补服,眼神闪烁的中年大臣,悄然接收到王嫔递来的的眼神。
王嫔藏在袖中的手死死捏着帕子,面上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大臣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的勇气,猛地从人群中跨出一步,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陛下!”
“宸贵妃娘娘逢凶化吉,实乃天佑。然……臣有一事,关乎天家颜面,不得不冒死禀奏!”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意味:“今早……今早禁军寻人时,亲眼所见,顾侍郎与宸贵妃娘娘,在……在僻静之处单独相处了一整晚!”
“深更半夜,孤男寡女!此等行径,实乃……”
顾锦潇脸色微变,刚要开口驳斥。一道玄黑的身影,已如鬼魅般动了!
没有人看清帝王是如何拔剑的。
只听到一声极其短暂的切割声,大臣慷慨激昂的陈词便戛然而止,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他的眼睛瞪得滚圆,似乎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一道细细的红线,便在他颈间迅速扩大。
下一秒,鲜血如同喷泉般汹涌而出!
“噗通!”
这名大臣沉重的躯体,直挺挺地栽倒在凝着白霜的枯草地上,浓稠的血液,迅速染红了一大片草茎,散发出浓重的铁锈味……
整个是营地死一般寂静。
连风都似乎停滞了。
南宫玄羽手中的长剑斜指地面,剑尖上一滴粘稠的鲜血,正缓缓滑落,在晨光下折射出妖异的光泽。
他玄黑的骑装上,溅上了几星刺目的红点,俊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寒芒四射,如同亘古不化的玄冰,缓缓扫过噤若寒蝉的众人。
帝王的目光所及之处,空气都仿佛被冻结了。
南宫玄羽的声音不高,却如同裹挟着塞外最凛冽的寒风,带着不容置疑的雷霆威压:“定国公府豢养私兵,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昨日其爪牙悍然袭击,意图行刺朕!”
“若非宸贵妃识破其毒计,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与朕同心协力,调动龙甲卫护驾。并甘冒奇险,以身作饵诱敌深入……”
“尔等早已身陷叛军刀斧之下,尸横遍野!”
“平叛戡乱,宸贵妃居功至伟!”
“再敢有妄议功臣,污蔑宸贵妃清誉者——”
帝王手腕一振,染血的长剑发出一声嗡鸣,剑尖直指那死不瞑目的头颅:“杀无赦!”
“杀无赦”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狠狠劈在所有人的心头!
方才还因顾锦潇保护了沈知念,而起的各种心思,瞬间被帝王凌厉的手段碾得粉碎!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每一个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大公主吓得把脸埋进了庄妃的衣袍里,小小的身体抖个不停。
王嫔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里冒了出来,眼前阵阵发黑……
若非身边的宫女死死搀扶,她几乎要当场软倒。
短暂的死寂后,是骤然爆发的惶恐和附和。
一位宗亲率先躬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圣明!”
“宸贵妃娘娘智勇双全,实乃社稷之福!”
另一位勋贵连忙接口,生怕落了后:“正是!”
“定国公府狼子野心,多亏宸贵妃娘娘洞察先机,以身犯险,方能护得大家周全!”
“顾侍郎忠勇可嘉,危急关头护卫宸贵妃娘娘,亦是功不可没!”
立刻有人识相地将顾锦潇也捎带上,仿佛刚才那番足以致死的污蔑,从未发生过。
一时间,众人都在恭维宸贵妃巾帼不让须眉,智计无双。
称赞顾锦潇忠君体国,临危不惧。
王嫔站在命妇堆里,指甲深深陷进掌心柔软的丝帕,几乎要将那上好的杭绸绞碎。
她脸上勉强维持着,与众人如出一辙的庆幸笑容,心底却涌出了一丝怨毒。
凭什么?!
凭什么宸贵妃能得到陛下泼天的信任和功劳?
连顾锦潇这个古板的木头,沾了她的光,都成了功臣!
被强行压下的滔天妒恨,混合着对沈知念权势更盛的恐惧,烧得王嫔的五脏六腑都在扭曲。
康嫔裹紧了身上的银鼠斗篷,苍白的脸上神情复杂难辨。
她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倦怠的沈知念。
又望向高台上那个玄衣染血,如同杀神降世的帝王。
陛下……竟如此信任宸贵妃?
信任到可以将龙甲军的令牌交予她手。
信任到可以让她参与如此凶险的平叛布局。
信任到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她一剑斩杀质疑者,不惜用最凌厉的手段,堵住悠悠众口。
这份信任,沉重得让康嫔心头发颤,也陌生得让她茫然。
后宫之中,何曾有过这样的妃嫔?
璇嫔真心实意地激动着,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沈知念的方向,小声对身边珠儿感叹道:“宸贵妃姐姐真厉害!”
“本宫就知道,姐姐吉人自有天相!那些坏人才伤不到她。”
在她的世界里,沈知念安然无恙,还立了大功,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
而庄妃,无疑是众人中,心情最为微妙的一个。
她捻着腕间冰凉圆润的佛珠,面上依旧是那副宝相庄严的沉静,唯有低垂的眼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颤动的阴影,泄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