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面子
第1246章 面子
宋思铭对程奎说道。
“所以啊,我说这里面有你的功劳。”
程奎笑着说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不知道咱们这回当不当得上渔翁。”
宋思铭感慨着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
“反正该做的都做了,最后是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
程奎说道。
“您都能接受,那我更能接受了。”
宋思铭顿了顿,又说回京海集团,“但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再观察观察,没必要这么早就放弃。”
“为什么?”
“你不是说,袁瀚海亲口告诉你,自营仓库中心,要建在丹霞的柔上县吗?”
程奎怀疑道。
“袁瀚海第一次跟丹霞谈的时候,也觉得就是走个过程,肯定没问题,可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我有预感,即便丹霞市长石宏熙给出承诺了,京海集团在丹霞的投资,也不会那么顺利。”
宋思铭沉吟着说道。
“原因呢?”
程奎问道。
他不认为,宋思铭是一个全凭感觉下结论的人。
“去京城亡羊补牢的只有丹霞市长石宏熙,没有常务副市长金宝昌,按道理,谁捅出来的窟窿,应该谁来补才对,但金宝昌从始至终,都没有拿出一个态度。”
宋思铭分析道。
之前,丹霞方面,跑到青山,劝说袁瀚海回去的人里面,就没有金宝昌,而这次奔赴京城还没有金宝昌。
可见,丹霞市长石宏熙,根本搞不定常务副市长金宝昌。
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在关键问题上,达不成一致,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金宝昌……”
程奎对金宝昌的了解,可比宋思铭多得多。
环宇集团董事长蒋有龙还没进去的时候,金宝昌跑到青山撬行,挖走环宇广场时,程奎就记住金宝昌了。
后来,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听了一下金宝昌其人其事。
金宝昌是丹霞市本土派的领军人物。
在丹霞体制内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叫流水的书记,市长,铁打的金副市长,说的就是已经当了十几年丹霞副市长的金宝昌。
从普通副市长到常委副市长,再到常务副市长,按组织内排名,金宝昌在丹霞市领导班子里排第五。
书记,市长不说了,前面还有专职副书记以及纪委书记,可实际上,金宝昌却一直扮演着三把手的角色。
无论是谁来丹霞当书记,当市长,都得听听金宝昌的意见。
因为,有些政策,没有金宝昌点头,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如此,也就能很好的解释,金宝昌为什么敢于不给市长石宏熙面子,让石宏熙自己去亡羊补牢了。
甚至,石宏熙补完了,金宝昌还会非常不爽。
金宝昌可是不同意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建在柔上县,最后,石宏熙拍板,就建在柔上县,这不是打金宝昌的脸吗?
以金宝昌的性格,说不定就得整出点幺蛾子。
“这么看的话,咱们也应该早做准备。”
“万一,京海集团在丹霞又遇到问题,咱们可以及时跟上。”
程奎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
宋思铭提醒程奎,“丰瑞县的问题,应该尽快查清,把该处理的人全处理了,不然机会出现了,咱们也把握不住。”
“是。”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留住企业的根本。”
“丰瑞县的问题,的确需要快刀斩乱麻。”
“明天,我再去找一下纪委饶书记,给饶书记加加油。”
程奎旋即说道。
市纪委和市公安局的公告,他已经看到了,目前看,组织所谓的联合调查组,反倒是一步臭棋。
联合调查,好像是整合了多个部门的力量,可实际上,想把几根绳,拧成一根绳,是非常困难的。
有时甚至会相互拉扯,起到反作用。
还不如坚定地依靠市纪委。
市纪委书记饶立言,是省纪委派下来的钦差大臣,手握尚方宝剑。
只要饶立言重视起来,丰瑞县的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中午的时候。
宋思铭接到了何志仁的女儿,何靓颖的电话。
何靓颖在社科院读硕士,学的专业是区域经济学,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毕业前,还有一篇小论文需要交。
小论文主要以乡村经济发展为主题。
而王寨乡现在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典范,连主流媒体,都开始大肆报道。
再加上,王寨乡又在青山市,何靓颖就想将王寨乡作为小论文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本来,她可以不到王寨乡。
以其父常务副市长的身份,拿到王寨乡的各项数据,材料,根本不是难事。
但是,何靓颖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总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终还是决定到王寨乡实地转一转,看一看。
而这次也不是何靓颖一个人到王寨乡,还有何靓颖的两个同学。
一个是何靓颖的师妹黄冰冰,另外一个是同组博士,闻修远,黄冰冰和闻修远的研究方向都和乡村经济有关。
得知何靓颖这次到王寨乡,王寨乡会全力配合,便搭上了便车。
何靓颖将情况跟宋思铭做了详细说明之后,宋思铭对何靓颖等人选择王寨乡,作为研究课题,表示了欢迎和感谢。
之后,就是具体的安排。
何靓颖他们是从京城坐飞机,先到江台机场。
飞机降落时间是明天上午十点。
宋思铭直接告诉何靓颖,会安排工作人员,到机场接机。
这个待遇,一般人可是享受不到的。
何靓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父亲的面子,也就没有拒绝。
但何靓颖不知道的是,这里面还有她母亲孙启梅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