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博弈

第1197章 不是省油的灯



第1197章 不是省油的灯

2车上的程奎,宋思铭也都竖起耳朵。    

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这么大的事,一个正处级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不可能起主导作用,得找到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人,方能对症下药。    

“说起来,这件事,还得感谢宋思铭。”    

就在这时,电话那头的孙国华说道。    

“宋思铭……”    

何荣光是开着免提的。    

程奎立时望向宋思铭。    

宋思铭则是一脸懵,他可从来跟昌顺方面以及孙国华提过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事,自从上次昌顺考察团离开王寨乡,他和孙国华就没再联系过。    

孙国华并不知道何荣光打这个电话,还有旁听者,还以为就是朋友间的闲聊,也就没有藏着掖着。    

“前段时间,我到王寨乡,宋思铭建议我跟定高广阁副市长,我按他说的做了,你猜怎么着,没几天,高副市长就从常委副市长,变成了常务副市长。”    

孙国华讲述道。    

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想着站队高广阁,只是觉得,高广阁和另一位副市长乔兴文不对付,而身兼昌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乔兴文,又时常抢高新区的项目,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他才试探着向高广阁靠拢。    

是宋思铭说了一句,高副市长的仕途更长久,他才决定抱紧高广阁这条大腿。    

结果,还真让他抱对了。    

昌顺前常务副市长一走,高广阁直接成了常务副市长,市政府的二把手。    

而乔兴文还是一个普通副市长,连市委常委都不是。    

有高广阁做后盾,孙国华也不用担心乔兴文抢项目了,短短两个月,就完成了去年一整年的招商任务。    

“所以,是高副市长让你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    

何荣光顺势问孙国华。    

“没错,高副市长觉得高新区应该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只要能把江北大学新校区吸引过来,以后,也就不用愁新项目了,江北大学带来的项目,就足以让昌顺高新区吃撑。”    

孙过程阐述高广阁的理念。    

“产学结合……”    

“果然,能当上副市长的,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宋思铭内心感慨。    

前段时间,高广阁带队到王寨乡参观考察,注意力就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上,针对学会成果到商业项目的转化,高广阁问了很多。    

宋思铭作为“讲解员”,着重讲了产学结合的重要性。    

没想到,人家回了昌顺,就把产学结合的观念放大了。    

不再是单纯的转化学术成果,而是要把制造学术成果的高校,一锅端。    

“这下,你不用再抱怨没项目了。”    

何荣光顺着孙国华的话茬又问道:“其他市领导都支持吗?谭书记是什么意见?”    

他口中的谭书记,是昌顺市委书记谭向明,谭向明同时也是江北省委常委,不但在昌顺市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放在省里,一样好使。    

如果谭向明,也认为昌顺高新区,必须拿下江北大学新校区,那青山,丹霞这些城市真就要靠边站了。    

“市政府这边的领导,绝大部分都是支持的,谭书记原则上,也同意由我们高新区作为竞争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主力。”    

孙国华回答道。    

“原则上……”    

拿着手机的何荣光,旁听的宋思铭,程奎,迅速捕捉到了这个用词。    

三个人眼前一亮。    

在体制内,领导的原则上同意,潜台词是不完全同意。    

因为完全同意的话,就说完全同意了,没必要再画蛇添足加一个原则上。    

而谭向明的原则上同意,对青山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说明青山还有希望。    

消息打听得差不多了,何荣光也没再和孙国华继续聊。    

结束通话后,程奎望向宋思铭,“安国书记和向明书记的关系怎么样?”    

安国书记是宋思铭的老丈人叶安国,向明书记指的是省委常委,昌顺市委书记谭向明。    

程奎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叶安国和谭向明关系不错的话,可以让叶安国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谭向明在江北大学新校区这件事上,到底是个什么意见。    

“他们关系怎么样,我还真不是特别清楚。”    

宋思铭说的是实话。    

他和老丈人叶安国的交流是非常少的,就算交流多,叶安国与其他班子成员的关系也不会跟宋思铭说。    

“就算关系好,也不能劝昌顺放弃江北大学新校区吧?”    

何荣光插话道。    

“这倒是。”    

程奎微微点头。    

“我觉得,向明书记没有全力支持昌顺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应该是和昌顺的内部关系有关。”    

宋思铭想了想,说道。    

“和昌顺的内部关系有关……”    

程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昌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乐山。    

在省里工作的时候,程奎曾经听说过,昌顺市长刘乐山,探望某位退休老领导时,曾抨击过某些人大搞一言堂。    

而这里的某些人,只能是谭向明。    

同时,也有传言,谭向明一直想让刘乐山换个地方,但偏偏,刘乐山在昌顺一呆就是六年,丝毫没有要走的迹象。    

六年的市长,可是非常罕见的。    

通常五年是一个坎,任满五年,要么提拔,要么交流到其他岗位,可刘乐园就是岿然不动。    

从这个角度看,谭向明和刘乐山,应该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    

刘乐山极其支持的事,谭向明不怎么支持,也就有情可原了。    

至于,能不能利用谭向明和刘乐山之间的矛盾,好让青山坐收渔翁之利,答案是不能。    

谭向明不只是昌顺市的领导,还是江北省的领导。    

而站在谭向明对面的刘乐山,同样不是善茬,能在昌顺一呆六年,就是最好的证明。    

挑拨这两个人的关系,只能引火烧身。    

“昌顺到底怎么搞,咱们就别管了,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程奎随即对宋思铭和何荣光说道。    

“是这个道理。”    

宋思铭和何荣光也都明白手不能伸得太长。    

而且他们也不是那种挑拨离间,暗中使坏的人。    

“还是说说咱们一会儿要见的袁瀚海吧!”    

程奎转而就把话题拉到袁瀚海身上。    

他们之所以这么急着回青山,就是因为,宋思铭已经和袁瀚海约好,今天晚上在颐和大酒店见面。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