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横

第501章 一寸镜子一寸金。



第501章 一寸镜子一寸金。

1善良的姜有容,就算做了皇后,也总是想着别人。    

叶坤摇摇头:“她们都没有,这是样品,我带回来给你的。过两天,新产品出来,人人都有。”    

姜有容笑道:“那就请她们过来看看吧,如果他们喜欢,就一人拿一个。”    

“不行,现在玻璃镜子不多,不够分。有人分不到,会哭鼻子。”叶坤摇摇头,笑道:“还是过两天,新产品出来再说吧。”    

第二天大朝会。    

叶坤在皇城大会议室,展示了最新的玻璃镜。    

所有官吏,都惊叹不已。    

巫穹问道:“皇上,这样的镜子,肯定很贵吧?”    

“当然很贵了,一寸镜子一寸金。”叶坤嘿嘿一笑:    

“不过,我从来都是照顾各位大人的,给你们,都是内部价。一两黄金,一面小镜子,让你们个个都买得起!    

第一批镜子,只有五百个。除了宫中留下一部分,剩下的,都内部价卖给你们。”    

官吏们都觉得捡了大便宜,一个个咧嘴如瓢。    

不几日,第一批小圆镜出来了,碗口大小。    

一两黄金一面镜子,官吏们都抢着要。    

因为每个官吏,家里都不是一个女人。    

女人对玻璃镜,是毫无抵抗力的。    

两天之后,据说外面的黑市上,玻璃镜的转让价,已经高达十两黄金了。    

更有天竺和罗马商人,愿意出二十两黄金,求购一批玻璃镜。    

叶坤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继续饥饿销售,只说生产艰难,产量不够。    

刘月娟等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玻璃镜,每天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笑颜如花。    

初夏的小麦和芸苔子大丰收,各地喜报不断。    

叶坤闲着无聊,带着秦丑,去乡下视察农业生产,了解民情。    

短短三年,老百姓都恢复了活力,脸上有了笑容。    

叶坤提出的安居工程,基本上完成了,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    

以前的战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民间的砖瓦,还遗留了不少,收拾一下还能用。    

加上各地新建的砖窑厂,总算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    

这也是总人口太少,资源多。    

毕竟,全国才两千多万人,四百多万户。    

秦丑说道:“我感觉轮窑厂多了点。现在家家有砖瓦房了,以后的砖瓦,会渐渐卖不掉。”    

叶坤点点头:    

“这个没问题,如果砖瓦真的太多了,就把朝廷的砖窑厂,关掉一批。民间的砖窑厂,他们自己会调整。这叫做,市场经济。    

另外,我们的人口,每年都会增加两三百万,砖瓦的需求,还是有的。”    

等吃下辽东和高句丽,总人口差不多三千万了。    

生育高峰,也即将到来。    

因为古人结婚早。    

叶坤虽然提倡,女子年满十六岁才能结婚,但是民间女子,十四五岁结婚的,还是很常见。    

两人信马由缰,随便抽查了几个村庄。    

老百姓的生活,也算富裕了,偶尔吃肉和肉汤,基本上都能实现。    

榨油技术,叶坤也放开了,倡议每个乡镇,都建设一个榨油厂,保障大家吃香油。    

就是穿衣这方面,民间还是麻布为主。    

穿不起棉衣,也用不起棉被。    

每年收获的棉花,大家都拿去卖了。    

叶坤询问秦丑:“我们的棉花产量,每年都增加,怎么老百姓还是穿不起棉衣?”    

“皇上,我们的棉花,都被你送去军队了。你知道,三十万大军,每年的棉衣棉被,要多少吗?”    

秦丑微微一笑:“还有孤儿院、养老院、功烈村,你都免费送棉被,送棉衣。南方云缅一带,你还大力推广口罩、蚊帐……天竺和罗马,又大量采购我们的棉布。这么算起来,还能有多少棉花,能到老百姓手里?”    

叶坤叹口气:“云缅和交址一带,蚊虫传播病毒,必须有蚊帐,有口罩。北方驻边军队,必须有棉衣,这都是少不了的。    

要不,棉布出口,就暂停一下吧。我感觉国内的金银,已经太多了。”    

秦丑耸耸肩:“这个事,皇上要问巫穹。我估计,这么赚钱的生意,他不会放弃的。”    

“赚钱的生意这么多,也不靠一个棉布产业啊。”    

“那也不行。如果老百姓手里,都有棉布了,他们也会卖给商贩,流入外国商人的手里。”    

“关口严查,不许棉布出境,不就得了?”    

“皇上,还是顺其自然,慢慢来吧。”秦丑笑道:    

“你说的红薯,交址那边,已经试种成功了。很快进入第二轮推广。等红薯和玉米推广起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棉花种植面积,就没问题了。”    

叶坤摇摇头:“我们不缺土地种棉花,还是产量低了。”    

这么大的疆域,才两千多万人。    

土地太多了。    

江淮一带的丘陵,土地来不及开发,直接做了牧场,养牛养羊。    

秦丑说道:“这也是人手不够。老百姓家里,青壮年男子要当兵,要服劳役。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种田也很累啊。”    

叶坤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全国男子,大约一千两百万。    

除去老弱病残,大约有一半,是青壮年。    

自己的军队、厂矿、各级官吏,都一百多万了。    

说起来,也算是有点穷兵黩武吧。    

秦丑打量着叶坤的脸色,低声说道:“要不,煤矿和铁矿的工人,辞退一批吧,让他们回家乡搞生产。”    

叶坤终于点头:“行,我们回去再商量。”    

两日后,九部会议上,叶坤提起了秦丑的建议,让大家讨论。    

巫穹说道:    

“江淮和徐州一带,是人口最少的,也是最穷的。徐州被夏侯昌两次屠城,到现在也没恢复元气。江淮地区也差不多,大量土地闲置,成了荒地。    

我建议,徐州和江淮地区,这三年停止征服兵役,以便休养生息。”    

叶坤也算从善如流,点头道:    

“将煤矿和铁矿的工人,减少十分之一,让大家回去建设家乡。齐鲁南边和徐州、江淮一带,最近三年不征兵。    

但是这些地方的劳役,不能停。由各个乡镇和县府,组织民夫,在农闲时节兴修水利,开荒还田,栽种果树,修路修桥。”    

严炬说道:“能否停止交址和云缅一带的战争和建设?”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